eDNA测序专题2丨浮游动植物的监测
01背景介绍
浮游生物,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微小巨匠”,虽然个体微小且游泳能力有限,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生态角色。生态学上主要将其划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二者共同构成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基石。
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水生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来源,还参与调节水体pH值与透明度,是维系水生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的关键。
浮游动物: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构成了水生食物链的核心环节,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同时,其种群数量与分布格局也是评估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生物指示器。
来自网络
02核心优势
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为高效监测浮游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提供了强大工具。该技术通过提取环境样本中的DNA片段,可同步检测大量物种,其核心优势在于:
高灵敏度与非侵入性:能够检测痕量DNA,无需直接采集生物个体。
效率与成本优势:大幅提升监测效率,降低传统形态学鉴定的成本。
技术综合性与准确性提升:结合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提供更全面、客观的物种组成信息。
大尺度监测适应性:适用于广阔水域和长期监测项目,便于时空动态研究。
03生工推荐
针对浮游动植物的eDNA宏条形码检测,生工推荐以下通用引物:
生工生物整合了SILVA、BOLD、NT等权威公共数据库信息,构建了全面的物种分类参考体系,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析流程图
案例分享
标题:Aquatic eDNA Metabarcoding Reveals Biodiversity and Plankton Composition in River Ecosystems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河流生态系统浮游生物多样性与组成研究)
研究概述: 本研究应用环境DNA(eDNA)技术,评估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下西里旺河(Lower Ciliwung River)旱季(2022年7月)浮游生物(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组成。研究通过对河流上、下游多个站点的水样进行eDNA测序,分析了浮游生物种类及其相对丰度。
核心发现:
物种组成: 共鉴定出22种真核浮游植物和15种浮游动物。优势类群为硅藻纲(Mediophyceae,浮游植物)和单巢纲轮虫(Monogononta,浮游动物)。
多样性水平: 浮游植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显示为低至中等水平;浮游动物的H’值普遍较低。
环境影响: 不同站点的浮游生物组成显著受到环境因子(如水流、水温、溶解氧等)的影响。研究同时指出,eDNA在水体中的迁移与降解过程亦受环境因素驱动,这可能是导致站点间观测差异的原因之一。
联系方式
如您对此项目感兴趣或希望了解更多详情,欢迎联系您所在地的生工生物销售办事处,或直接与我们的技术支持团队沟通项目细节。
技术支持
电话:021-5707 2083 / 2062 / 2064
邮箱:16s@sangon.com / 18s@sangon.com / its@sang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