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是PCR实验中重要的参与物质,其在PCR反应中促进核酸片段按碱基互补配对进行延申,但其在体外合成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概率的错配,导致复制的DNA序列错误。一般的菌落PCR等分析实验对序列的准确度较低,但克隆、测序模板制备、蛋白表达、突变检测、基因筛选及变异研究等实验应用中,对PCR扩增序列的准确度要求则较高,此种情况就需要选择具有高保真度的DNA聚合酶,以保证扩增过程中的保真度。
保真度
DNA聚合酶的保真度是指其进行准确扩增模板的能力,保证DNA序列准确。高保真度的DNA聚合酶,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当不正确的碱基掺入时,聚合酶会识别错误核苷酸并将之切除,重新聚合正确的核苷酸,所以可以精确读取和复制模板序列并优先结合正确的核苷酸,从而实现精准扩增。
高保真DNA聚合酶的5’→3’聚合活性位点与3’→5’核酸外切酶活性是相分离的,在扩增过程中当错误的核苷酸掺入时DNA合成会因碱基配对动力学影响发生暂停,此时3’→5’核酸外切酶会切除错配碱基并替换为正确的核苷酸。
错配率是DNA聚合酶保真性的通用指标,是指在PCR产物中发生错配的核苷酸数目与聚合的总核苷酸数目的比值,错配率越低则保真性越好。保真度常用错配率的倒数表示,即保真度=1/错配率。所以DNA聚合酶的保真度与PCR扩增子长度和扩增循环数密切相关,因此在比较不同种类DNA聚合酶的保真度时必须使用相同的方法与参数进行扩增。
保真度测定方法
方法较多,如恒定变性毛细管电泳(CDC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PCR/RFLP、蓝白班筛选、一代(Sanger)测序和NGS测序等。常用的主要为后三者。
1.蓝白斑筛选方法
原理:利用DNA聚合酶扩增lacZ基因,基于lacZ基因的α-互补性,它能还原β-半乳糖苷酶基因活性,并产生蓝色菌落,结合蓝白斑筛选评估保真度。利用lacZ基因编码的α肽链(酶的N端)与β-半乳糖苷酶缺陷型菌株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的C端互补,形成具有活性的β-半乳糖苷酶从而具有分解X-gal生成蓝色物质的能力,产生蓝色菌落,结合蓝白班筛选,对DNA聚合酶保真度进行测定。
步骤:用待检测DNA聚合酶扩增lacZ基因,将PCR产物连接到线性载体上形成重组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进行平板涂布培养,最后进行蓝白斑筛选,统计蓝斑与白班数目,计算错配率,计算公式为:(1-错配率)碱基数×循环数=蓝斑数/总菌斑数。若聚合酶的错配率导致lacZ基因扩增错误,则会使β-半乳糖苷酶活性失效,导致菌落呈现白色。
此方法成本低,无需配套仪器,但无法检测同义突变。
2.一代(Sanger)测序方法
原理:将DNA聚合酶PCR扩增产物克隆至载体上,对单菌落进行一代测序,对测序得到的错配的核苷酸数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保真度。
步骤:根据DNA模板设计PCR扩增引物,用待检测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克隆至载体上,转化宿主菌平板涂布培养,然后挑取单菌落进行大批量一代测序,统计错配的核苷酸数目与聚合的总核苷酸数的比值,即错配率。
此方法精确度高,可检测到同义突变,但进行大批量测序的成本较高。
3.NGS测序方法
原理:将DNA聚合酶PCR扩增产物按NGS平台读长所需进行片段化处理,然后利用NGS平台进行测序分析,对测序得到的错配的核苷酸数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保真度。
步骤:根据DNA模板设计PCR扩增引物,用待检测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打断建库,利用NGS平台进行双向测定,筛选正反两个方向均有效的数据,即在突变的判定过程中,正反两个方向均测定出突变的位置记为一次突变,此突变属于DNA聚合酶错配率引入的突变;如只有一个方向测定出现突变,另一个方向测定无突变,则该突变为测序平台引入的突变,不属于DNA聚合酶扩增引入的突变,计算DNA聚合酶扩增引入的突变与有效DNA测序量的比值,即错配率。
此方法精确、快速,也可检测到同义突变;但需要更专业的测序平台或其他仪器,且测序读长受限。
Tips:在PCR扩增中,不同的序列引入突变的概率是有差异的,一般选择多个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较,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设置在容易导入基因突变的富含GC序列区域以及重复等区域。
#B639299 2X FidCycle Evo 高保真 PCR Mix(含蓝染料)
生工生物提供各种普通PCR酶(预混液)、各种高保真PCR酶(预混液)、以及PCR相关实验试剂及耗材,同时也提供数十年经验的一代测序、NGS测序服务。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