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病毒纯度的四项标准。您了解吗?
有关病毒的纯度尚无一个绝对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使用相对的病毒纯度作标准。
1、物理的均一性
运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测定病毒颗粒在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的迁移率、测定病毒颗粒的扩散常数、沉淀常数或溶解常数等均一性,目前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实验表明,材料的物理均一性越高,病毒的纯度越高。
2、蛋白质含量与病毒滴度的比例
病毒材料的感染或血清学反应滴度的比例越高,其纯度也越高。
3、免疫学反应
在通常情况下,免疫反应单一(即特异性)不表现有其他特异性反应者,通常说明材料是纯净的。应当指出,有些污染物质不产生抗体,故单用免疫学方法很难检查出这些不纯的物质
4、形成结晶
一般认为,结晶也可作为病毒纯度指标之一,因为只含有核蛋白、核衣壳的病毒颗粒,在很纯净的情况下,与其他蛋白质一样,形成结晶。但是,混杂有少数杂质者,有时亦可能结晶,故结晶的形成与否,亦不是病毒纯度的绝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