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1298214
发布日期:2023/8/16 13:14:00
花粉作为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对植物有性生殖至关重要。正常的花粉发育受到环境和自身信号的双重调控。绒毡层是花药壁紧挨小孢子的一层体细胞,为小孢子提供必要的花粉壁前体物质,对维持正常花粉育性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的观点一直认为绒毡层和小孢子之间存在着除营养输出以外的其它信号交流,但一直未能揭示介导该细胞信号交流的胞间信号和膜受体。
 
 
 

细胞间通讯对于动植物不同细胞类型和组织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环境适应性至关重要。在植物中,分泌型小肽是介导这种细胞间通讯的主要信号,但目前只对少数小肽及其受体进行了功能及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胞外小肽CLE19作为胞间信号分子广泛参与了拟南芥花粉发育、胚胎发育、根分生组织维持等发育过程,但其跨膜信号传导机制一直不清楚。这篇研究以拟南芥花药为模式系统,详细解析了细胞外小肽CLE19通过激活受体激酶PXL1及SERK共受体从而介导小孢子和花药壁体细胞信号交流,并最终维持花粉育性的分子机制。

 

复旦大学植物生殖与环境适应研究团队前期发现,绒毡层门控转录因子DYT1与其下游bHLH转录因子通过“前馈”和“正反馈”环路精准迅速放大绒毡层与花粉壁前提物质合成途径相关的转录网络,而小孢子表达的CLE19及同源多肽则作“刹车”信号,通过未知的跨膜信号转导来抑制该绒毡层转录网络,从而将花粉壁发育维持在正常状态。

 

图1. PXL1识别CLE19小肽调控花粉发育

 

图2. SERKs作为PXL1共受体识别CLE19小肽调控花粉发育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在此基础上,最新发表的这篇研究阐明了CLE19直接与PXL1的胞外LRR结构域相互作用,诱导PXL1磷酸化;并促进PXL1与SERKs共受体的相互作用及交互磷酸化,从而顺利将细胞间信号转化为胞内信号,最终保障花粉正常发育。本研究找到了CLE19信号长期以来未知的受体,同时为配子体协调其外界孢子体组织进行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此外,该研究还表明了植物同一小肽受体可以在不同组织中感应不同的小肽信号,从而调控多个生理过程。

上一篇:研究表明CD8+T细胞暴露肿瘤抗原数小时内建立功能障碍印记 下一篇:揭示抗肺衰老新机制
已经到最底了
服务支持
新闻资讯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